冬日的午后最適宜盞上一杯紅茶,靜坐窗前,浴著斜陽。可惜茶罐的金駿眉已然見底,想起母親上次不知在哪弄的苦丁茶,塞給了我。從背包里翻出來,泡上一壺。細細的茶丁在透明的茶壺里慢慢的舒展開枝葉,茶湯微黃,并無茶香。母親塞給我時我本是拒絕的,我不大愛喝那些沒有香味的葉子,倒是母親特意囑咐,一定多泡些苦丁來喝。我自小肝火旺,易上火,還經(jīng)常牙痛,喝這苦丁茶再合適不過了。
不作美的是今冬的斜陽,入冬以來,霧霾每每加重,直說要去山旁看秋色,至今日倒也未曾一去,又幾次想在午后喝茶,懶上一懶,卻又不期一個暖和的晴陽,恰如今日的陽光,溫吞吞,臟兮兮的,全然沒了念想。
前些日子看了賈平凹的《愿人生從容》,都是賈先生寫的小散文,集合在一起,從生活的習慣,記到平日的愛好,再到兒時的回憶。文短,意賅。像一本相冊,看到了賈先生,也仿佛看到了自己。
近兩年的時光,總感覺過得飛快,日子還沒來得及整理,馬上又要辭舊迎新,如夢一般,流光似水,歲月荏苒。想讓日子過的慢下來,想細細品品個中滋味,奈何斜陽已成余暉,宣告一天的結束。偶爾三五小聚,攜酒而至,或高談樂事,或大吐煩惱,興起時抿上兩口,碰上幾杯,生活不如意者多,這便是排遣的好方式。每每聊到時光,總是不知從何處談起,快節(jié)奏的生活把日子過成了快餐,充饑,但不耐細品,反倒是兒時的記憶,尤為深刻,現(xiàn)在想起依然是歷歷在目,那時的日子過得慢,那時的距離很遠。
聊到離家的日子,我中學時期在縣城上學,離家大約三十公里,公車要一個小時才能到,每逢放假,那一小時的車程真是煎熬的很,看著車上到站的人一個個下車,心里巴不得趕緊到家,滿滿都是期待。求學的日子過的很快,每天都是充實的,可是現(xiàn)在想起來也是記憶模糊了,反而是在家的那些嫻靜的為數(shù)不多的幾天假期,吃母親做的飯,曬太陽做功課,逗家里的黑子(老家的狗),零碎的片段更清晰。我想,這大概是因為那些日子被珍惜過吧!
大學期間總喜歡寫點東西記錄自己的生活,日子雖然平淡,可是時間很充裕,每每出游回來或多或少總要記上兩筆。不想工作后竟然擱下許久未曾握筆,有時感覺來了,提筆撓頭,卻也寫不出個所以然,周邊人聲鼎沸,心不靜,思不通,理不順,難成文。
聽慣了慷慨激昂的演講,喝膩了催人奮進的雞湯。只有安靜下來,才能看到自己。最近的電影也是大打情懷這張牌,一朝芳華,一代青春,不計得失,無問西東。逝去的不僅僅是一代人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時光不可逆,他蒼白了頭上的黑發(fā),溝壑了額頭的皺紋,迷失了兒時的夢想,沉默了詩和遠方。
愿時光慢一點,愿歲月靜好,愿你我安好。